2025年11月7日上午,色花堂 色花堂 “互视、他视与内视: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于恕园23号楼314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包茂红教授,作题为“巴西历史上的资源诅咒与环境保护”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周东华教授主持,周真真教授、刘宏焘老师等老师及研究生、本科生50余人参加。
包茂红教授首先讲到,今年夏天借着参加拉丁美洲环境史年会的机会,他去到了巴西,顺访秘鲁,开展了20多天的田野考察,所到之处包括马丘比丘遗址、巴西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及各类国家公园。这场讲座包含了他最近数月的所看所思所想。
讲座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巴西历史上的出口经济周期;二、巴西的资源诅咒与环境破坏;三、巴西的环境保护历程;四、巴西环境史的特点。
第一部分,包茂红教授系统梳理了巴西自殖民时期至20世纪初的五大出口经济周期:1.红木周期:16世纪至17世纪初,红木资源被葡萄牙殖民者大量掠夺,导致红木资源枯竭。2.蔗糖周期: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依赖大授地制与奴隶劳动,后因加勒比地区竞争而衰落。3.贵金属周期:17世纪末至19世纪,黄金与钻石开采使巴西成为全球重要贵金属供应地。4.咖啡周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咖啡成为主导出口商品,推动种植面积扩张与基础设施建设。5.野生橡胶周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马逊野生橡胶因东南亚人工种植园竞争而衰落。
第二部分,包茂红教授指出,巴西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一波又一波的出口繁荣所获得的利润并没有如愿“下滴”到普通民众头上,也没有形成结构完备平衡的经济体系。与出口无关的经济门类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巴西经济依然停留在出口繁荣的路径依赖中。这就是在资源丰富国家反复出现的“荷兰病”或“资源诅咒”现象。在五大出口周期中,蔗糖和咖啡的生产对环境造成了全局性的且深远的影响,而其他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则是局部性的。
第三部分,包茂红教授探讨了巴西的环境保护历程,指出从19世纪末开始圣保罗市等地方即开始通过立法建立城市州立公园以保护环境,走在了中央政府前面。1934年出台《森林法典》,建立保护区体系,但是没有切实推行,直到1965年《森林法》与2002年《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法》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
第四部分,包茂红教授总结认为: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资源诅咒不是宿命,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巴西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周东华老师总结道:包老师的讲座把我们带到大概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的巴西,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就是这个现代化赛场当中,拉美作为运动员非常勤奋,所有的现代化方式都试过了,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在提问交流环节,包茂红教授回应了同学们所关心的诸如私人保护区作用、巴西的环境保护未来是否会出现反复以及巴西和东南亚环境保护的比较等问题。
讲座最后在与会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院官方微信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shtzb88.com
书记信箱:[email protected]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色花堂-顶配御姐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

官方微信